“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66岁的他,主动站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沿,动真情、办实事、不索取、只奉献,用满腔热情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他就是射阳湖镇潘舍村三组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朱宝满。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尤为重要。虽已年过六旬,但是朱宝满仍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自觉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充分发挥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朱宝满深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即需要革命传统滋润他们的心田,更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启蒙引导。为了紧密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把这两方面教育结合起来,几年来,朱宝满不断对自己进行“充电”“补钙”,认真学习县镇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业务知识,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能力,努力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他经常入户走访,全面了解村里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主动协助村关工委共同探讨有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新问题,不断积累和总结新形势下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举措和新办法。通过不断学习和深入调研,进一步增强了朱宝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有效开展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夯实基础。
朱宝满不仅重视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更重视那些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希望每个贫困学生“有书读、读好书”“会做人、做好人”,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本村六组有一名学生,因其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属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更谈不上就业。其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不识字,仅靠种几亩责任田维持生活。开学之际,当一家人面对学费问题一筹莫展时,朱宝满得知情况后,主动送去了几百元,并与村关工委协调沟通,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使这个家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时,朱宝满还鼓励他们要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积极寻找生活的新起点,该学生和她的父母对此万分感激。
在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朱宝满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勃勃英姿坚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诠释着一位老同志的拳拳爱心;在关心下一代的“三老”队伍中,朱宝满以真情呵护稚嫩心灵,心甘情愿地充当青少年的引路人,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朱梦真 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