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红,2010年6月硕士毕业加入国家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从事食品检验和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她始终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为中心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检验和科研是范明红工作中并驾齐驱的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她在进行检验工作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科研工作。2013年8月,中心承担江苏省地方标准糯米藕制定项目,领导安排范明红具体负责实施这项工作。那时,范明红是名孕妇,一接到这项任务,就花心思搜集材料,全省进行调研和学习,制订了具体的研究方案,合理安排部署,进展很顺利,有望在2015年顺利结题。但由于国家标准政策的变化,使得项目结题时间延长,并出现了数据更新、课题重复等多种意外。中心领导对她平日挺着大肚子超负荷工作看在眼里,并劝她暂时放一放,别累垮了身体。但范明红知道:如果放弃就意味着前段时期的努力心血全白费,不放弃则表明又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她没有气馁,转变和打开思路,再深入调研,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和宝应地方特色,寻求突破。2018年3月,项目迎来江苏省食标委的最后审评,几番风雨,几番打磨,终于完成项目的全部工作,地方标准于2018年12月正式发布,为全省糯米藕产品提供了产品标准保障。
范明红还契合我县农业特色,经常到生产企业调研,发挥中心的优势,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她了解到慈菇是我县的特色农产品,但深加工水平低,经济附加值一直上不去,企业利润很低。范明红积极主动联系和寻求与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会,共同申报了省级科研项目一起进行慈菇新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即将结题,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她还不断挖掘中心的现有潜力,推进中心整体实力的提升。范明红先后申报了国家中心成为江苏省二、三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申报了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和合作。
工作至今,她先后申报了1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了8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8篇,被聘为中国化学会会员,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快检分会委员。2018年,被评为宝应县“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被授予“宝应县三八红旗手”称号,2019年,获评宝应县首届“最美科技人”。
为了获得精准的实验数据和建立完善的检验方法,范明红经常加班加点,对一个试样的某个检测项目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试验验证,不分昼夜地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验证。时间久了,她觉得工作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还应开放交流,才能得到快速的长足的进步。为了验证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否正确,范明红经常“厚脸皮”地与专家、同行、同事请教、交流,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范式”工作经验绩优值,并毫无保留的与同行分享,也虚心认真的接受同行的意见反馈,进行合理地优化。她带领团队参加了国家级、省级能力验证和盲样考核20项左右,均取得满意的结果。
多年的锤炼,造就了范明红的精湛技术。2016年,范明红参加了第四届扬州技能状元大赛,她不负众望,在众多的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食品检验工组第一名,并被市政府授予“扬州技能状元”称号。随后,又被选为宝应县第二期“名师工程”培养对象、获得宝应县“宝地英才·百佳工匠”等诸多荣誉。
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范明红用开拓进取的精神,把看似平凡的事做得那么不平凡,践行着一名检验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树立了一名党员的良好形象。
·钱美喜 郝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