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家住安宜镇安民社区的昌文琴却真情演绎了一个亲情故事。她不离不弃,寸步不离,守护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
日前,记者走进昌文琴的家看到,两室居的房子,被昌文琴收拾得紧紧有条。客厅沙发上坐着一位穿着整齐、面色红润的老奶奶,她便是昌文琴的母亲,和母亲比起来,昌文琴显得更为瘦弱单薄,气色也不是很好。
昌文琴告诉记者,母亲是因为父亲的去世,一直未能打开心结,渐渐地患了病,进而生活不能自理。3年前,昌文琴在杰特沈飞上班,那时母亲独自生活。每天一大早,昌文琴赶在上班之前,为母亲买好菜送去,再急急忙忙去上班,晚上下班第一件事情也是去母亲那里看看才放心。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从未改变。昌文琴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哥嫂弟媳他们也非常孝顺,一直劝说母亲与他们同住,但是固执的母亲就想守在自己的房子,因为那里是父亲待过的家。
2016年,昌文琴退休了。她发现母亲愈发不能独立生活,于是她与哥嫂弟媳商量,“强行”把母亲接回家。哥嫂弟媳舍不得昌文琴,怕她一个人太累,表示要三家轮流照应母亲。昌文琴表示,自己反正也不上班了,哥嫂弟媳他们工作也忙,再说了,照顾母亲,也是自己应该做的。就这样,母亲被昌文琴接回了家。
自从母亲进了昌文琴的家,昌文琴的生活都是围着母亲转。她没睡过一次懒觉,每天清晨五点多钟,昌文琴就趁着母亲没起床,烧好早饭、打扫好卫生。母亲起床,穿衣刷牙洗脸要花费昌文琴好大的力气和时间。有一次,昌文琴一大早有急事出了门,母亲醒来,昌文琴的丈夫帮母亲穿好衣服,等昌文琴一回来,丈夫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婆,你真不容易,我一个男子汉帮母亲穿个衣服,都出了一身汗,可见你要花多大的力气啊。”为了照顾好母亲,昌文琴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每天荤素搭配、新鲜水果,做到营养均衡。这不,今年已经75岁的母亲,面色好得很。走出去,街坊邻居都一个劲地夸赞:“老人的气色比刚来的时候好百倍。”自从母亲来了,昌文琴每天睡觉都不关房门,生怕睡着了,母亲有个什么动静,她听不见。只要母亲咳一声,她就会立即从床上爬起来,连丈夫都夸赞,她的灵敏度比以前高很多。平时,昌文琴到哪都会带着母亲,她对公益很热心,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把母亲一起带着。
常年劳累,昌文琴日渐消瘦,胃不舒服,也没时间去医院,去年,在丈夫的“逼迫”下,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患上了萎缩性胃炎。哥嫂弟媳要把母亲接回家,邻居们也劝她把母亲送去养老院,但是昌文琴却急了,余生,她都要陪着母亲。每天母亲总有那么清醒的一两分钟,能和昌文琴正常交流,那时,是她最开心的时刻,昌文琴觉得所付出的艰辛都是值得的。她要陪着母亲一直走下去。
·陈永和 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