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原名王如九,我县柳堡镇张袁村人,1917年3月出生在一户贫农家庭,其父王元铸教私塾,全家九口人依靠其父微薄收入艰辛度日。为替父分忧,王坤17岁开始任塾师,同时租种地主几亩田,勉强维持生活。
王坤20岁时,抗日战争爆发,他目睹山河破碎,敌伪猖獗,心中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在党组织的启发教育下,他的政治觉悟日益提高。1941年春,经过地下党员夏雨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冬天,新四军民运工作队来临北地区开展工作,和王坤等人取得联系。由于他熟悉当地环境,遇有突发情况,及时帮助民运工作人员转移,保证了民运工作的顺利展开。为了搜集日伪军的情报,他多次深入日军占领的氾水、陶林等据点刺探军情,并在敌据点内发展了一名刁姓塾师做秘密交通员,约定了联系暗号,经常用暗语信件传递重要情报。他的情报除向夏雨汇报外,还直接与新四军五十四团政委刘飞的特派员邵哲联系。由于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情报,使部队充分掌握了敌情,取得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1943年深秋,他接到情报,驻陶林的敌人要送大批粮食进城,便乔装成小贩与交通员来到敌人据点。交通员一亲戚在敌军中工作,他们借机登门拜访,经过寒暄,巧妙地摸清了这次运粮伪军的人数,船运路线和出发时间等详细情况,随后迅速回到常庄,与武工队商量好行动方案,次日五更埋伏于望直河口,拦截了敌人十几万斤的运粮船。为防敌人追击,他们又分上各船,加快航速,改道驶向斜陶子,下午即安全到达柳堡根据地。“虎口夺粮”的胜利,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充实了部队的给养,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扬。
1943年以后,王坤先后任临泽区赵南办事处主任,射阳区副区长,沙沟市民政科长,宝应县粮库主任等职。1947年9月,我军收复射阳镇,县委当即布置查田征粮,先在石仑乡试点,王坤熟悉当地情况,主动要求承担任务。25日凌晨,他从射阳镇出发去石仑乡新夷村,在村长家召开会议,向群众宣传当时形势,号召大家缴纳爱国公粮,支援部队,消灭敌人,巩固政权。会议中途,陶林之敌向我射阳区反扑。约11点钟左右,一部分还乡团包围新夷村,王坤见已来不及转移,便当即立断,一面组织大家分散隐蔽,一面迅速把会议记录及文件烧掉。敌人断定王坤就在庄上,立即挨户搜查,隐蔽在草堆里的王坤不幸被敌人发觉,还乡团对准草堆开枪,王坤中弹后跳进旁边的河里,敌人又开数枪,河水一片殷红,王坤壮烈牺牲。烈士牺牲后,县委将石仓乡命名为王坤乡,永志纪念。
·县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