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4年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规划实践专委会年会·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年会在北京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出席活动并讲话。会上,公布了全国首批29个“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名单并授牌,宝应县与南京农业大学结对,成功入选,江苏省仅2个。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技术支撑的决策部署,组织引导高等学校深入参与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技术支撑,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实施方案》安排,宝应县与南京农业大学于2023年7月签署校地合作结对协议并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宝应县“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由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县农业农村局、南京农业大学共同牵头实施。行动开展以来,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双方在创新技术、人才培养、乡村建设、社会服务等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和多维赋能。借力南京农业大学人才、智力及技术优势,先后联络组织20余批次农技专家教授团队,围绕西瓜改良工艺种植、渔菜共生人工智能化养殖、荷藕土壤连作种植技术攻关、新型蔬菜品种“玫瑰白菜”推广等技术难题助力设施农业项目落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汇聚了120余名农科大学生志愿者相继来到宝应,聚焦“除草减药”“飞地经济”“非遗宣讲”“生态环保”等主题开展入户调研、科普宣讲、互动座谈等形式多样的专项实践,为宝应县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此外,还组织举办了“宝应人才进校园”“结伴前行计划”乡村振兴公益实践等系列招才引智、涉农创业培训活动,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驿站建设、青年人才就业与见习合作。近3年,累计引导14名本科、硕士毕业生“回宝、留宝”就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步,宝应县将持续突出南京农业大学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校地合作实践基地示范作用,探索出多元主体、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全面做活人才引育、创业孵化、公益志愿、文化传承等“文章”,形成资源互享、发展互助、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