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开好“国、农、红”三种课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时间:2020-08-01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955 

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建构乡土课程体系,开好三种课,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回答好“教什么”的问题,积极完成乡村教育振兴光荣使命,努力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乡村家庭。

开齐上好“国”字头各类课程

依据国省课程实施方案,各学校充分吸收、重新规划,在确保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弹性。通过“绿色飞行监测”“双值导周点评”“月典型调研”等方式,加强课程管理,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

深入开展“农”字头课程教育

深挖乡土文化资源,成立5个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项目共同体,全力实施“一园一课程游戏化项目”工程。通过龙头园带动、共同体推进、评价考核激励等措施,孵化出了乡土芬芳的夏集镇“小农庄”、曹甸镇“润泽教育”等省市园本课程项目13个。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鼓励各学校开展市级“十佳百优”精品社团建设,建成望直港镇中心小学“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西安丰镇中心小学“水晶娃娃莲湘队”、泾河镇中心小学“淮腔今韵”京剧社等市级精品社团59个。

充分挖掘“红”字头课程资源

我县曾是苏中抗日根据地之一,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氛围浓郁。曹甸镇中心小学立足于新四军苏中军区在曹甸镇创办苏中公学的历史,开发爱国主义校本课程,打造出了省级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苏公”文化;柳堡镇中心小学依靠柳堡镇革命老区的独特优势,以电影《柳堡的故事》主人公为原型,创立市级精品社团“小小二妹子”民兵班;西安丰镇中心初中依靠本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出 “红色安丰”校本课程……通过打造富有乡味乡情的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农村孩子的兴趣更广了,眼界也更宽了,乡村草根遍开艺术之花。

(刘立成)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