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用特色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21   来源:宝应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624 

7月10日,2020“荷美射阳湖湖畔嘉年华”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在荷园景区正式拉开帷幕,这是射阳湖镇打响生态旅游品牌,着力推动全镇旅游产业登上新台阶,拉动经济升级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不禁在为该镇用心发掘荷文化资源,搭台唱好经济大戏叫好的同时,更值得我们从该镇的做法中借鉴和学习,用“一镇一品一特色”的地方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如今,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乡村特色农业正在希望的田野上“拔节生长”。告别千篇一律的种植模式,各地打造富有乡土特色和本地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突出特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而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更要避免陷入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特色还来自于对市场的深度挖掘,让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闯市场,发挥他们对需求更敏感的优势,号准市场脉搏,实现农业产业优质优价。同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抱团发展,促进特色产业优质化。广袤农村天地宽,自然气候、资源禀赋、种植传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开发潜能,才能让农业筋骨更强健,让乡村特色产业真正连接城乡,富裕农民。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各地要善于挖掘特色资源,勤于发展特色产业,在特色种养业、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上做文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走“特色产业+特色资源+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新路子。现阶段,我县圣诞工艺品、教玩具、汽车配件、乱针绣、特水养殖等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我们要注重长期培养和培植,让更多接地气、有生气、有人气的产业扎根乡村,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惠及百姓大众,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范敬玄)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