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到休息日就难受,因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让人休息不了。如今,鞭炮声已远去,周末好好休息已成现实。”提起我县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广大市民纷纷点赞,叫好声里饱含了我县公安机关以及安宜镇和开发区等单位和部门对禁放工作的默默付出。
“只要有人家办喜事,自然少不了要燃放烟花爆竹。这也是传统习惯,要想禁放,很难,估计做做表面文章而已。”在我县准备实施禁放工作之初,不少市民对禁放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然而,我县高站位开展禁放工作,及时制定切合县情的总体方案,科学划定禁放区域,成立由公安机关总牵头、安宜镇、开发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合力联动的组织体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我县全方位展开宣传,坚持线上线下同步,传媒新媒并举,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使禁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大密度管控,不断加大城区主要出入口、街道的检查力度,及时查处非法运输、非法销售烟花爆竹行为。重点时段抽调工作人员,进行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制止违规燃放行为。我县制定了《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处罚工作指引》,提高举报奖励标准,鼓励广大市民积极提供违规销售、违规燃放线索,对违规燃放人员,一律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曝光,保持高压态势,形成震慑效应。
2019年1月1日是我县《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当天一大早,按照《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面推进阶段安全管控工作方案》要求,我县公安机关抽调了300多名警力参加了网格化管控巡查工作。安宜镇船闸村一户办喜事人家在燃放鞭炮前就被及时发现并制止。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取得了广大居民对禁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开发区一居民潘先生家喜迁新居,在小区操办酒席的现场,巡查人员没有发现一丝燃放鞭炮的痕迹。潘先生响应政府号召,坚决不放鞭炮,在小区里带了好头。宝应中学徐老师当天结婚,她主动说服家人禁放鞭炮,被市民们称为“最美丽的新娘”。经过我县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城区禁放区域内未发生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对少数人抱侥幸心理“偷偷”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安机关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去年1月5日中午11时55分左右,城北派出所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称城区一小区有居民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接到指令后,该所处警人员立即赶到小区现场。在小区东北角的一个楼梯门口,民警发现,地上有几处被烟花爆竹炸过的痕迹,于是他们便从这栋楼开始排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巡查,在下午一点多钟找到了刚吃饭回来的徐某。后民警依法对徐某进行口头传唤,让其到城北派出所接受询问调查。经查,徐某儿媳妇当天过生日,燃放的鞭炮是其亲戚从淮安带来的。经民警批评教育,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公安机关按照“零容忍”要求,依法对其给予了500元罚款处罚。
通过一着不让开展禁放工作,我县广大市民更加认清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使禁放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全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环卫状况显著好转,群众支持力度大幅提升。禁放工作开展以来,公安机关和安宜镇、开发区等单位和部门充分发挥禁放工作主力军作用,突出重点时段,强化常态管控,扎实开展源头治理、网格管控和法制宣教,使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形成了禁放工作的“宝应模式”,泗阳、金湖等周边县市纷纷来我县交流学习。禁放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全县“2019年度特别贡献奖”。(记者 刘延龙 通讯员 赵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