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大桥建成,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为发展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姜林公路全面升级改造,改变了村容村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近日,记者走进射阳湖镇林上村,感受到了这里发生的喜人变化。
几年前,林上村还是“一盘散沙”,村集体经济薄弱,推诿扯皮矛盾多,村民上访不断;村容村貌脏乱差,村民意见大。“资源大村变成债务大村”,这曾经是有关巡察组给林上村的评价。如何化解债务,将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了林上村两委一班人面临的“思考题”。
“村债不清,民心不稳。”林上村首先加大了债权清收力度。按照“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的清收顺序,通过规范程序,核降以前群众往来利息,核销无法收取的债权,采取非现金分红、冲减群众往来等方式,累计化解群众往来270万元,村级债权大幅度减少。同时,该村还通过对资源规范管理、公开招标,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运用好土地复垦项目奖励资金等途径,增加集体积累,在不影响群众分红的前提下,成功化解村级债务583万元。如今的林上村,成功跻身无债村,赢得了民心,村干部有了号召力。
林上村提前实现无债村的目标只是射阳湖镇实施村级化债三年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该镇有33个村(居)债务负担日益突出,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干部的“心病”,也是阻碍乡村振兴发展的“顽疾”。2017年,该镇委托第三方核查认定村级集体债务总额为2582.48万元,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化清全县村级集体债务的总要求。
该镇注重清欠与发展相统一,对村集体闲置房产、水域等存量资产资源,通过承包、出租、出让、转让等方式进行盘活,实现效益最大化。“我们对村里的老小学、老村部、原村集体厂房进行了重新组织公开发包,提高租金。”记者从戴庄村了解到,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与此同时,该镇还鼓励通过镇村合作等模式建设标准化厂房、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途径,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之前,村里债务有260多万元。”马墩村党总支书记李新民告诉记者,后来村里通过一系列减债措施的落实,村级债务逐年减少。
“我们还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充分发挥最大效益。”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年来,全镇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新増8200多亩,仅此一项就增加村集体收入780多万元。同时,该镇还向上向外争取资金项目,大力挖掘乡贤能人等人脉资源,积极引进资金,兴建项目,增加村集体“造血”功能。
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该镇用了两年时间,于今年提前一年实现无债村目标。
(记者 胡娟 通讯员 陆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