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11个镇(区)完成垃圾示范镇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0-01-15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818 

“我们投放垃圾时一定要注意垃圾分类,做到干湿分离,保洁员会及时上门清理……”一大早,夏集镇双塘村党支部书记杨晓林就奔波在村头巷尾,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一边不时有村民将垃圾投入门前的垃圾分类筒中。

走进双塘村,最大的感受便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整齐摆放着两只颜色不一的垃圾分类筒,分为易腐类和其它类2种垃圾。据了解,目前,双塘村有这样的垃圾分类桶400余组,已遍布该村大部分民居门前,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垃圾分类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通过村里的宣传,我们现在基本都能够做到生活垃圾干湿分离,而且每天都有垃圾清运车上门清收,很方便。”双塘村周金河小区居民曹培兄很有感触。如今,每天把自家的生活垃圾分类投入门前的垃圾分类筒内,已经成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

不一会儿,村里的垃圾清运车便风风火火地开了过来,保洁员跳下车,三下五除二,将村民家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分类装进了垃圾车,随后,又赶往下一家。

在不远处的夏集镇垃圾中转站垃圾分类生化车间,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已经运转作业。“从各村(居)垃圾分类筒中清收来的易腐垃圾通过这种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内部进行处理,最终发酵生成有机肥料。目前这台机器的日处理量是三吨,接下来我们还将购置一台日处理量两吨的设备。”夏集镇城管队队长夏森权介绍。

据了解,2018年,夏集镇先后投入资金400万元用于全镇垃圾分类相关人员配备、设备采购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全镇共创成垃圾分类示范村4个,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个。2019年又投入资金近200万元,用于江苏省垃圾分类示范镇的创建,主要用于人员配备、农村易腐垃圾容器以及转运车辆的采购,力争全镇18个村全部创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夏集镇副镇长房福余说。

作为我县2019年创建江苏省垃圾分类示范镇之一,柳堡镇的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日前,记者走进柳堡镇仁里村发现,村里河清路洁,村美树绿,民风淳朴,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这就是“省级美丽乡村”——仁里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仁里村是柳堡镇2019年重点打造的垃圾分类试点村,村里在购置100组垃圾分类筒的基础上,还结合柳堡红色文化基因,设计制作了1座小型垃圾中转站、10组4分类的垃圾分类亭和50组垃圾分类筒。“我们共投入十几万元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在我们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柳堡镇仁里村村委会副主任姜桂昌介绍。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有效途径。2018年开始,我县出台乡镇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让全县14个镇(区)的生活垃圾实现系统性的分类和治理。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1个镇(区)完成垃圾示范镇创建工作,镇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垃圾分类示范镇的创建工作,力争在2020年年底,全县14个镇(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0%。通过干垃圾转运、湿垃圾就地处置、可回收垃圾分拣、有毒有害垃圾暂存等不同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加大宣传,让这一项利国利民的新举措,真正融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去。”县城管局镇区指导科科长刘雪松说。

(记者 孙小雪)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