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的理念正日益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传统产业竞相“互联网化”,全民电商时代渐行渐近。在这场互联网大放异彩的盛宴中,夏集镇结合本镇农产品特色鲜明、资源丰富的特点,不断创新形式,使“互联网+”真正服务于百姓。
夏集镇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取水地,境内河网密布,优质水源为大闸蟹等农产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潼河牌”大闸蟹也成功创成了无公害品牌。蒋庄村位于夏集镇东南部,水陆交通便捷,村里有不少水产养殖合作社。今年,由于大闸蟹整体效益不是很好,不少蟹农家里都滞留了不少螃蟹,为了帮助蟹农把螃蟹销出去,村里的互联网服务站为他们支了一招。
夏集镇蒋庄村村淘服务站葛虎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杭州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奥利奥,在平台上给农产品做上行,价格等各方面还算可以。到目前为止,平均一天大概有120单左右,做了7-8天,接了近1000单。夏集镇蒋庄村副支书孙玫介绍:“互联网服务站主要有三大功能,在线上帮村民代购各种生活用品;通过网络将本地的农产品在线上销售出去;给村民提供一些信息服务。”
在夏集镇夏集村的村淘服务站,记者看到,不大的房间内堆满了农用产品,工作人员正在装货、送货,忙得不亦乐乎。服务站的张伟说:“秋收过后,接着就是种小麦,村民需要大量的农资化肥。我们根据大家的需求,在互联网服务站上给他们订购了50多吨物美价廉的化肥。”服务站帮助村民采购化肥,不但质量有保证且价格便宜,还根据村民的需求直接送到田间,真的是“省事省力又省心”。
张伟还介绍,现在不但是化肥,老百姓对家电的需求也很大,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会跟服务站工作人员联系,为留守在家的父母买一些家电,甚至是日常百货,如洗衣粉、牙膏等,服务站都可以帮忙代购。
记者了解到,夏集镇从2015年起推行村级互联网服务站建设,实现了村村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就2018年,提供便民服务8万多人次,帮群众网上代购突破了1500万元。
夏集镇副镇长郭琴表示,夏集镇集中打造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多渠道开展线上销售,去年全年实现网上农产品上行交易500多万元。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丰富便民服务形式,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顾伟 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