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广洋湖镇万新村,只见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口;村内主干道宽敞整洁,路边每隔数十米都配备垃圾分类亭、新式垃圾桶和密封改装垃圾池;主干道两边菜地用白色木质围栏与水泥路面有序隔开;往日村民家前屋后的旱厕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公厕和移动公厕……
“村里的环境好了,农民生活也更舒心了,这背后,离不开沈书记的辛勤付出。村民提到他,无一不竖起大拇指!”万新村支部书记潘永祥由衷地说。
沈日明,是县农业农村局(原农机局)办公室副主任,2018年6月,被组织部门选派担任广洋湖镇万新村“第一书记”。担任“第一书记”,沈日明很快进入角色,一到任便进行走访调研,全面了解村内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兴办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
万新村由于没有集体资源,多年来仅仅依靠扶贫厂房的租金收入发展民生事业,资金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村发展的步伐。增加集体收入,是沈日明到任后抓的首要大事。
2018年8月,原县农机局主要领导和镇相关领导来万新村调研时,提供了发展建议思路——以村集体为主体创办机插秧专业合作社。沈日明和村两委班子沿此思路深入调研,决定创办村级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前期,沈日明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多次与我县最大的农机经销商洽谈、寻求支持,获得了无偿赠与价值25万元的6台先进农业机械。除此之外,由村集体和村干部出资购买了相关设备,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50万元。今年2月,万新村举办了三农公司赠机暨合作社成立仪式,合作社正式步入实体化运作阶段。
今年4月,合作社从育秧开始,逐步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无论是物资的采购、人员的安排、合同的细化还是实地的劳作都可以看到沈日明忙碌的身影。两个月的时间里,沈日明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每天早晨6点就赶到劳动现场,有时候时间紧,来不及回家,他就住在宿舍,最忙的时候一个星期都没有回家。“你看你哪里像个城里下来的干部,晒得乌黑,真是能吃苦。”村民看到沈日明总是这样说。
今年6月份,按照签订的作业合同,合作社承担了万新、葛庄、东进三个村2000亩的机插秧作业任务,不仅推动了广洋湖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的创建,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今年,通过沈日明的努力,万新村向县农业农村局争取的合作社机库、农机维修点两个项目已经立项动工建设,合作社的阵地建设将更加完善。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投入60万元继续拓展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增加村集体收入。
完善农田设施助力农业生产
配套设施不完善,田间路行走困难,农田灌排不畅,是万新村群众最关心、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之一。经与上级相关部门积极联系和努力争取,万新村被纳入2018年规划的广洋湖镇东南片土地整理省投项目范围,涉及到万新村(万家片)7个生产组近1500亩农田,投资总额550万元。项目共计3座泵站、3座农桥、2座水闸和7条农田道路(合计长2500米,宽3.5米),以万新村为中心向西溪、三联、东溪、东进等村铺开。项目划分成6个标段,已于2018年12月份陆续进场开工,沈日明和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服务项目施工建设,妥善化解了占田、土方、赔青等矛盾,目前,整个项目早已完成过半,预计今年年底全部项目施工完成。
万新村连接蔡家舍的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不堪,特别是下雨后,路面上呈现一个接一个的水塘,电动车行驶起来非常颠簸。今年借助国土项目实施,对350米长的道路全部扒开重建。5月份竣工后,笔直整洁的道路让人感觉焕然一新。万新村利用这条新造道路紧靠稻田的交通优势,成功举办了全县机插秧现场会。蔡家舍的张大爷高兴地说:“知道村里收入少,我们想着还有几年才会修到这条路,没想到今年就修成了,农忙的时候,农用机械可以一路开到田头,我们下田干活也方便多了,而且春节子女回家,开车可以直达门口!”
建设“美丽乡村”扮靓幸福家园
沈日明深知,良好的村容村貌不仅体现着一个村庄及其村民的精神风貌,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万新村今年被选为广洋湖镇省级卫生镇创建整体推进村。为此,沈日明把卫生创建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契机,与镇挂钩领导建议商量,将镇、村、组干部分成三组,上足机械、配足人员,前后投入98万元,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
露天旱厕和废旧猪舍一直严重影响村整洁度和卫生环境,沈日明利用创卫这一硬性任务,下决心清除这块“牛皮癣”。将村组干部全部分片到组,晚上入户沟通解决矛盾,签订拆除补偿协议。白天机械、人员进场拆除,拆后产生的碎砖等垃圾就地填埋覆土,做到清一处、达标一处。经过两个月的专项整治,全村共拆除537间旱厕和废旧猪舍,比以往三年拆除的数量总和还要多。同时对环卫设施进行升级完善。对现有9座公厕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所有抽水泵正常运转,所有下水通道畅通。在征求各生产组意见情况下,协调矛盾、确定地址,新建了5座公厕,安装了7座移动公厕。为照顾少数年纪大、行动不便的村民,村集体出资帮助17户进行了厕所户改。低保户徐秀英年近八旬,家里到最近的公厕也有100米,年纪大了十分不方便,家里的条件也无法承担户厕费用。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村里出资购买了单间的移动厕所和玻璃钢化粪池,在其旱厕原址建设安装,自带冲水和夜间照明功能。至此,万新村保证了旱厕拆除行动的顺利实施,完善了全村的公厕系统。按照集镇标准,万新村还新设立10处标准化垃圾分类亭,更换新式垃圾桶25个,密封改装垃圾池14座。
在沈日明的努力下,万新村今年还争取到住建部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65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个项目的前期设计规划、编标招标、与中标单位实地进行了对接沟通。按照设计方案,将建造健身游园3个、生态停车场2个,两条河边绿化风景带计1100米。美化环境的同时,村里为突出“宜居”效果,争取镇领导支持,额外规划一座居家养老中心,与美丽宜居乡村项目一道实施。11月份项目结束后,村民的宜居生活指数和幸福感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脚底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群众。一年多以来,作为万新村“第一书记”,沈日明黑了、瘦了、土气了,但更接地气了。他的付出得到了县镇领导和广大党员群众的高度认可,在今年我县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上,沈日明被评选为“全县十佳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新长征突击手”。看着村子一天天显著的变化,看着村民灿烂的笑容,沈日明倍感欣慰。他表示,将继续沉下身子,听民声,系百姓,履职责,勇担当,做好村民的贴心人,当好村民的带头人,努力为广洋湖镇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郝达玲 蒯义邦 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