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丰镇是革命老区,被称为“苏中小延安”。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西安丰镇对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改造,目前,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
据了解,为了弘扬红色精神,2017年,西安丰镇对原有的“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改造立项,去年下半年,纪念馆改造开始施工。纪念馆改造完成后,将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听说纪念馆要改造,还要打造新四军主题文化公园,在当地居民中引起了轰动,不少村民像当年支援新四军打仗一样,自发捐物捐藏。
南舍村村民何永宁听说纪念馆要改造,毫不犹豫,将自家建房的数千块砖头,用拖拉机送了过去。张吉村51岁的村民杨平,二话没说,捐出了瓦片。他们表示,先辈们为了老百姓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捐砖捐瓦,就是要告诉后人,到了什么时候也别忘感恩。
今年60多岁的张吉村村民孟必正,父亲曾是太晋镇(西安丰镇太仓、固晋一带)儿童团团长,1945年宝应县人民政府给他父亲颁发了“儿童团长任命书”、儿童团配戴的袖章、签发路条的戳子(印章),他珍藏了多年,如今都捐献出来。在西安丰镇新舍村工作过的张瀛(后任上海印钞厂厂长)的侄儿张跃群,将珍藏多年的新四军在西安丰镇印制的钞票,捐献了出来。
西安丰镇集丰村78岁村民何其勇,将当年父亲留下的老消防器材捐献了出来。何其勇说,当年,新四军在西安丰镇,为了百姓防火灾,成立了消防队,后来,新四军走之前,就将这套消防器材以抵债的形式,留给了父亲,家里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着。据了解,20多年前,何其勇家生活困难,别人劝他卖了这个老消防器材,有一收藏古玩的人出价2万元,他都没卖。何其勇表示,这套老消防器材是新四军当年为了保老百姓一方平安用的,红色精神无价。
目前,新改造的纪念馆将在国庆节前后开馆,当地村民仍在用各种方式,支援“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改造。(通讯员 梁永富 记者 郝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