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守护荷乡的蓝天碧水净土 ——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19-08-02   来源: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1735 

编者按: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对2018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我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就业创业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三项工作受到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本报即日起开辟专栏对上述三项工作予以全面报道,敬请关注。

过去的一年,我县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得到持续提升。2018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31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2%,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1.2%;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以及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基本达国家及省考核要求,2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63”专项行动69项年度重点任务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8个年度重点工程均全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县各类环境信访件全部办结。

生态是我县的底色,去年以来,我县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年初制定下发生态红线保护年度实施方案,把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管理纳入镇(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考核,让生态红线真正成为环保“高压线”。严格执行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将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红线区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2018年累计拨付资金2032万元。开展运西自然保护区污染状况自查,及时治理核心区内不符合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严守生态红线,2018年共劝退不符合条件项目19个。加强宣传引导,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开展生态文明专题宣传,及时报道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动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创成1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按照国家、省市污染源普查的统一部署,去年以来,我县有序实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2004家工业企业、75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57个集中污染治理设施、5台生活源锅炉、100个市政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填报。同时,持续深化总量减排,各项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均按序时完成,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去年以来,我县还全面打响“三大保卫战”,让荷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全县5个VOCs治理项目及20家餐饮油烟整治、21个汽修行业治理项目均全部完成,103家粮食烘干炉整治、23家工业窑炉整治已全部完成。深入治理宝应湖水环境,19条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已全部完成,宝应湖退养还湖6500亩全部完成,宝应湖水质稳定达Ⅳ类标准。全力实施治水工程,铺设城镇各类污水管网40余公里,加快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44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01家企业风险筛查进入质控阶段,17家化工企业的污染地块调查进入招标阶段。同时,强化危废规范管理,全县未发生一起危废未安全处置或非法倾倒、转移事件。

严格的环境监管执法是守护荷乡的蓝天碧水净土的重要保证。2018年,我县开展环境执法亮剑专项行动,重点对汽配、食品、化工、电镀等行业开展集中整治,组织开展“错时”检查,实行“夜查”和节假日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环保信用评价,对全县1132家企业实施环境信用等级评定,倒逼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有效化解环境信访,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活动和及时就地解决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落实领导接访、领导包案、带案下访、信访回访等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278件,信访处理率100%,结案率100%。

本报记者 梅友宽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