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县夏熟小麦单产超历史,全县80.6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51公斤/亩,较去年增28.5公斤/亩,增幅6.75%。单产水平首次突破450公斤大关,创我县小麦单产历史最好水平。
我县虽然前期遭遇了连阴雨、寡日照等不良天气影响,造成今年夏熟小麦生产晚播面积大、苗情基础差,但由于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加强冬春田间管理,特别是狠抓了春后高效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加之中后期天气条件非常有利于灌浆结实。因而在晚播的情况下获得了高产、优质、高效。全县涌现了一大批亩产过500公斤的丰产方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超高产田块。据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高产田实产验收,共测定12块典型田块,平均亩产578.0公斤,最高单产小官庄镇杨蒋村周章顺户2.06亩超高产攻关田,经省市专家组现场实测,平均亩产632.6公斤,这一结果,刷新了2017年由该镇创下的亩产615.2公斤全县最高产量记录,实现了我县小麦单产的新突破。据了解,今年我县小麦质量较高,籽粒饱满、色泽鲜艳、容重高,二等麦以上小麦占90%以上。
今年我县小麦之所以质量高而且单产超历史,主要得益于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品种应用,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加大主推品种的宣传推介,全县主推扬辐麦4号、扬麦23、镇麦12号三品种,种植面积达68.0万亩,占总面积的84.4%。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扬麦23、镇麦12号、镇麦10号等优质中强筋小麦面积达22.21万亩,占27.6%,比上年增加5万亩。二是抓秋播质量,打好全年丰收基础。大力推行秸秆全量还田全苗壮苗、机械条(匀)播种麦、适期适量播种、药剂拌种等技术。晚中争早,着力提高播种进度。针对播种期间阴雨天较多的情况,利用晴好天气和雨隙突击抢收抢种,并及时组织开展播后查苗补缺、清沟理墒、补施苗肥、镇压覆盖、防冻保苗等工作。三是抓关键措施,落实春后高效田管。针对前期因天气等原因苗体素质差、不平衡性大等突出问题,强化春管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着重做好突击清沟理墒、补施平衡肥、病虫防治、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等工作,特别是以小麦赤霉病防治为重点的穗期“一喷三防”工作,全县平均防治两交以上,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四是抓高产创建,辐射带动面上生产。示范片全面应用主推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好的中、强筋小麦品种,重点推广应用稻秸秆全量还田、适期适量播种、高效施肥、病虫草综合防除、防灾抗灾抗逆应变等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大面积生产。示范片增产增效作用显著,平均亩产达538.0公斤,比全县大面积生产平均增产87公斤,增19.3%。五是抓优质服务,促进技术落到实处。县农业农村局(农委)通过下发技术意见、技术培训、督查指导、踏田服务等多种形式优化小麦生产各项服务。共发布各期田管技术意见5期,召开技术培训、观摩会议3次。围绕秋收秋种、拔节肥施用、赤霉病防治等关键时期,县局多次组织督查组深入各镇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技术措施到位。
(高剑波 郝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