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梦长远目标的实现。宝应县现有12.3万未成年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得如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在全县的执行效果怎样?带着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关注,6月份以来,宝应县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保护防线。
学法在先 提升内功
为推动县人大常委会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开好局、起好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执法检查组全体成员坚持学法在先,自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在6月17日召开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动员会上,县人大常委会还专门邀请县司法局法宣科同志为检查组成员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辅导。通过“自己学”和“集中学”相结合,既提高了执法检查组成员的法律素质,又增强了执法检查的针对性,为执法检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深入检查 掌握实情
6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成三个小组,严格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工作方案要求,分别赴县教育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文旅局等15个部门及相关镇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个别交流访谈、查阅台账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方面作了详细了解。在前期检查、把脉问诊的基础上,7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汇报会,执法检查组全体成员、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三个执法检查组从检查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整改建议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汇报,并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检查组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表示将对标找差,制定整改方案,不断加以改进。
现场审议直指要害
7月25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在肯定我县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同时,立足实际,直指不足。
“我县虽然在2015年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但各部门明确分工、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形成,各自为战现象比较突出,工作力量相对分散。”
“一些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失之于教育和管理,存在包庇护短的现象,管护不力、家教不严。”
“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行动还未形成正常的工作机制,实质性、持续性、有效性帮扶措施还不够。”
“部分学校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忽略了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主要文化设施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与兄弟县市区相比都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未成年人活动的需要。”
……
审议发言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反映的问题客观全面、切中要害、重点突出。
把脉支招 建言献策
8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综合各方意见,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审议意见书交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根据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等情况,调整充实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厘清工作职责,抓好统筹协调,完善工作体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增加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大投入,加快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做好失足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重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制定完善扶持政策;营造社会保护环境,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强化校园周边安全治理,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表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将以本次执法检查为契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方法,切实抓好整改,不断提升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整体水平。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县人大常委会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该项工作,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大监督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