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县残联传来好消息,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喜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县残疾人托养中心于2010年9月动工兴建,2012年3月投入使用,占地4.5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00个床位,内设休息室、康复训练室、工疗室、卫生室、文化娱乐室、陶艺坊、剪艺阁、厨房、餐厅等,可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生活技能训练、身体康复、职业就业培训、教育引导等全方位服务。先进完善的设施,温馨舒适的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踏实年轻的员工受到广大残疾人的欢迎,得到了中残联、省市残联的充分肯定。
用心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是一支经验丰富、不断加入年轻血液的团队,运营至今,在残疾朋友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托养对象及其家属对托养中心的服务工作都很认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入住的托养对象得到了康复治疗师、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和专业的康复训练治疗,生活有规律,心情很舒心。也使托养人员家属从长期陪护中解脱出来,走出家门务工,缓解了生活困难,改善了生活环境,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家庭因残疾致贫、因残疾返贫的实际难题。
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项目,完善残疾人保障。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鼓励青年员工踏实肯干,敢于创新,大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工作。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每年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如刺绣、电子商务及工农疗、自主创业、西点烘焙等项目,每年培训残疾人次达到约130人次。培训期间,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员工做好一切相关后勤安全工作,安排好培训学员的食宿,业余时间组织残疾朋友开展下棋、看电影、唱卡拉OK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既丰富了残疾朋友课后生活,又让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培训结业,县残疾人托养中心评选出优秀学员以此鼓励。培训班结束后,及时完善培训学员档案资料整理及清洗培训班学员所用被套、被褥,对前期培训班学员给予跟踪回访服务,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就业创业困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到目前为止,已经不少残疾朋友成功就业、创业。开展农疗项目,带领托养人员在托养中心农疗场进行田间劳动,传授播种、除草、浇水、施肥、采摘等劳动技能,感受田间生活,劳动所得新鲜蔬菜提供给食堂做成可口的菜肴与大家分享。开展工疗项目,从2013年开始, 县残疾人托养中心陆续筛查了各个社区需要就业的残疾人,让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残疾人庇护工厂的工作,工厂为长期参加工农疗项目工作的托养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让他们拥有正常的生活保障,残疾人朋友既得到了工作又方便了照顾家庭。
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理念。成立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节假日,志愿者服务队上街义务打扫卫生,到残疾人家庭送温暖,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按摩推拿、测量血压、文艺表演等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把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借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结合托养中心特色,打造成“我们的节日”活动。青年员工把残疾人亲属邀请到托养中心,把自己当做托养人的子女、亲人,为残疾人及家属准备丰盛的餐宴及娱乐节目,送去节日的问候和关怀,陪残疾人一同欢度佳节。建设综合型青年文明单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始终抓学习、抓培训、抓服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别指导,学理论提高思想,学先进提升品德,学政策提高能力,学业务提高水平,努力打造年轻的学习型团队、文明的服务型团队。为提高护理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组织青年员工赴青岛即墨学习康复护理技能;组织班组小教员活动,以传帮代的形式,培训提高服务人员,使中心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康复护理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郝达玲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