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县法院从四个维度入手,着力提升严格、公正、廉洁、文明司法水平,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
文明育廉,提升司法“亲和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文明创建培育风清气正氛围。出台落实《司法便民十二项承诺》,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假日立案、便民服务等举措。主动关切当事人困难,减免诉讼费97万余元,发放司法救助金62万元。成立“艳阳天”女法官维权团,打造贴心真情司法服务品牌,同时拓展走进社区普法、青少年关爱等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岗、文明单位,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接待言行,推行微笑服务,获评省、市文明单位、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公开促廉,提升司法“透明度”。坚持能公开则公开,以阳光公开促进公正廉洁司法。以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公开。网络公开裁判文书9000余份,接听12368司法服务热线5152人次。以“庭审直播月”为推动,推动形成公开庭审以直播为原则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网络直播案件4716件。以规范裁判文书公开释法说理为载体,推动形成法官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好理”的氛围,提升了群众的接受度和司法公信力。
品牌创廉,提升司法“和谐度”。放大“蔡春道调解中心”品牌效应,统筹建立矛盾多元化解和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在法院院外设立5间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司法助理担任调解员,安排1名书记员负责文书制作、信息录入等工作;同时,依托设在镇区三个派出法庭设立调解站,分别聘请1名退休法官(或教师、村支书)驻站专司调解工作;创新完善诉前分流、诉中委托、速裁衔接、专业联姻、民间联系、考核管理、免费服务、信息流转等方面制度,积极打造廉洁服务示范阵地。截止目前,已调解结案1831件,其中面向社会直接提供调解服务占1/3。既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又增进了社会和谐,展示了人民法院公正廉洁为民司法的良好形象。
党建护廉,提升司法“公信度”。通过抓学习蓄力、抓规范塑形、创品牌提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和法官政治素质,获评法院系统党建工作省和国家级荣誉。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四个一”,即:组织集中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开展一场廉政专题交流讨论、组织每名干警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警示教育专项检查活动,强化干警廉洁自律意识。强化纪检督察,严格风险点防控,严查干警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