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市召开的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夏心旻点名表扬了射阳湖镇天平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成双。“马成双是谁?”“为什么会被市委书记点赞?”带着大家的疑问,记者来到了天平社区。
今年55岁的马成双,2016年年底,临危受命担任社区负责人。虽然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但突然转换到“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对她来说还是不小的挑战。
天平社区辖管原天平乡主集镇。在接手工作时,连马成双在内,一共只有3名社区干部,人手不足、队伍纳新等问题越发凸显。同时,辖区内危房危桥多、基础设施陈旧、没有耕种田地、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多……社区所有问题都如泰山压顶,一股脑全部压到这位“新手”肩上,马成双倍感压力。作为一名普通女性,她也曾退怯过,生怕辜负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信任;作为党员干部,她毅然选择挑起重担、负重前行,并鼓励自己继承好前任支书们的“衣钵”,以实绩向镇党委和居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马成双首先从人员纳新入手,大胆启用新人。为了新人能够胜任职责,尽快融入工作,她与妇女主席张金霞联手为“新人”开设“速成班”,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虽然社区干部队伍结构逐渐完善,但面对4000多人的管理工作还显不足。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热衷学习、善于创新的马成双眼前一亮,计从心来。
她细心的发现,社区内有众多退休教师、干部、职工和热心居民,热衷于公益。于是,她决定整合这一股社区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为此,她多方了解志愿者相关知识,跑县、镇了解报批程序。最终,在县、镇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在县民政局注册成立天平社区顺心如意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队伍后,马成双与老党员高建础等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服务队已升级为“天平社区顺心如意志愿者服务站”,成功获批“民办非企业单位”,创建为县AA级社会组织。
现如今,居民志愿者们不仅参与社区的发展、建设等事务,还主动参与矛盾化解,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帮扶留守儿童、拥军优属等活动。疫情期间,这支力量成为天平社区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积极参与排查、卡口值守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现在,志愿者服务站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成为65人的“大军”,他们中,有1户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家庭”,6人入选“扬州好人”,10人提名“宝应好人”……他们的事迹还被市县领导多次点赞,引得多个部门前来观摩。一系列的褒奖都是对天平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成效的有力印证,是天平社区和谐构建的坚实保障。
年初疫情暴发,面对社区人口密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马成双洞察形势,在除夕前就提前开展相关工作。接到镇防控指挥部的疫情防控通知后,她第一时间组织社区干部成立“战斗小组”,制定科学防控方案,要求全体人员24小时待命,手机24小时开通。
疫情防控期间,她日夜奔赴在抗疫一线,带领社区干部走家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摸排返乡人员、值守卡口……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马成双在社区服务大厅布置了一张折叠床和被子。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干部以社区为家,轮流值守服务大厅,保证全天候的服务。
天平社区有57家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是社区的“支柱产业”。她逐一上门排查登记,宣传复工以及安全生产知识。在复工复产工作中,她讲究方法,组织社区志愿者成立“平安守护志愿者”服务队,对辖区划好网格,4人一组上门服务,开展安全生产巡查。
这就是被市委书记点赞的女支部书记——马成双,个儿不高的她,却有着“巾帼更胜须眉”的雷厉风行和担当。(记者 胡娟 通讯员 徐成 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