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4.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1.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3.png||
/skin/gov89/cms/zgby/images/logo/mainbg2.png||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园地 党务公开 学习教育 走进宝应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报道:70年城市建设:看“长大”的宝应城
发布时间:2019-10-16   来源:宝应融媒体中心  编审:网管中心  浏览量:3011 


新中国成立70年,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70年。伴随着城市版图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宝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承载力逐年提升。

000013.jpg

老城区罗家沟一带,陈永举大爷再熟悉不过,他已在这里生活了73年。作为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陈永举目睹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五六十年代,宝应县城还很小。陈永举指着一条城市河说,这条不起眼的城市河就是当年全县城区的交通大动脉。这个位置就是下河轮船码头,是当时最热闹的地点之一。下河轮船码头边上,是当时最大的油坊。来来去去的商贩,多数会途经于此。

000009.jpg

陈永举大爷回忆,几十年前,老县城东西南北距离不过一里多路,步行不久就能绕城一圈。与下河轮船码头相呼应的另一个集市就是中大街。中大街的繁华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近些年,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才平淡一些。钟表匠陈健14岁开始,就在中大街和父亲学习修钟表,今年他已经六十多了。他告诉记者,宝应城的商业化发展就是从这辐射开来的。

000011.jpg

历史的发展总不会停留一处,后来宝应城逐渐向东扩展。在纵棹园周边,老华联、商业大厦这些近代商贸体慢慢崛起。这些发展的老照片,在《宝应建设巨变》一书中都有展现。八十多岁的建设系统退休老干部张银中,是这本书的作者。张银中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拍摄了数千张宝应城市发展照片。《宝应建设巨变》这本画册虽然不能完全反映宝应古往今来的整个变化,但却可以从中追寻出宝应建设历史的演变踪迹。张银中介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古文化、绿文化、水文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巨变速度让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000018.jpg

每次发展都会带来城市面貌的大变化,都会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与民生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看如今的宝应城,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纵横南北,一座座漂亮的公园风景如画。现代化的居民小区一个接一个。城区面积相比70年前扩大了数十倍。宝应新城的开发让居民幸福指数再次提升。

000021.jpg

如今城市变大了,靠着步行就能绕城的光景不再。现在时不时地,陈永举还会乘车看看新城新面貌,可能是近几年城市发展的太快,陈永举说,作为一个老宝应人,有时他仿佛就像一个新人初次到来,竟对这座城有了一丝陌生感。

000029.jpg

现在不仅是陈大爷这些老同志对新宝应城有陌生感,就算是年轻人,如果你几个月不关注宝应新城的发展,也会有同样的感受。70年风雨兼程,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彰显的是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000033.jpg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中共宝应县委主办 宝应县政务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 Email:byxwadmin@163.com

Copyright 2005-2017 宝应党委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175号   苏ICP备05029266号

宝应县委网站 宝应县人大 宝应县政府网站 宝应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