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全县工业经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我县认真践行“五为”发展理念,全县工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不断上升的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宝胜集团作为我县工业龙头企业,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经跻身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行列。特别是2013年7月,宝胜成功牵手中航工业集团实行战略合作后,致力成为我国军用、民用、飞机线缆主供应商,航空机械、电子信息、物联网等产业的重要制造企业。
林庆贵是宝胜集团初建厂时的老员工。从进厂时的一名青年技术员,到如今集团的管理高层,他见证了宝胜发展壮大的历程。他说,成立于1985年的宝胜集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生产电线电缆县属企业,发展成为集电线电缆制造、电工电气制造、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和物流服务业为一体的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领军企业。目前集团正在按照国际化、高端化、信息化、专业化、服务化战略向“千亿集团、百年宝胜”宏伟目标迈进。
宝胜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70年的发展,全县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实现新跨越。去年全县工业开票销售突破700亿元。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有了大幅提高,工业税收接近19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以机械、农具、造纸、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有近百家。改革开放初期,全县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是地方国营、集体或者乡办企业,以传统农产品加工、金属压延加工为主,小型企业一统天下。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工业强县战略、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县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明显加快。
2003年,宝应开关厂与浙江菲达环保合资合办了菲达宝开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成为高端装备产业的骨干企业。在2004年改制前,企业主要产品是国内、省内高低压开关柜和控制箱。经过这几年的创新发展,菲达宝开新增了现代化、智能化集成系统物流输送成套系统。菲达宝开负责人表示,创新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县的产业更多是依托农业基础,发展传统的粮食、服装、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工业发展也逐渐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从地方实情出发,突出重点产业,把谋求总量扩张作为发展主攻方向,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目标定位,组织专线力量,加大推进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全县工业集中区建设特色分明。全县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家,镇级工业集中区13家。近几年来,先后创成了一批市级重点发展型、优化发展型工业集中区,以及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工业园,园区产业集聚态势良好,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2000年以来,宝应工业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兴洋管业、晨化新材料、远扬科技、尼尔工程塑料、九力绳缆等创成中国驰名商标。宝胜成功牵手中航工业集团,新奇特与中广核技开展战略合作,仁恒实业、晨化新材料分别在香港和深圳创业板上市。此外,一大批企业相继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县委书记王逍霄表示,下一步,我县将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重点构建一个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实体经济发展上做出宝应的新作为。一方面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产业项目,围绕主导产业来进行布局,提升产业规模和质态。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快在手项目建设,特别是近两年引进的智能终端产业园、隅田川母婴产业园、韵达物流园以及智能家居、名仁苏打水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在明年全部投产运营,为宝应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房雪桥 吴开云 蔡健 李景伟)